下一支iPhone是「美國製造」?

上週,蘋果(Apple)在供應鏈情勢仍曖昧不明之際,推出了最新款的手機 - iPhone XS。蘋果同時警告,美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將進而影響蘋果的許多產品,而iPhone可能被納入美國要脅另外徵稅的2,670億美元商品之列。

美國總統川普則是透過推特向蘋果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回來美國製造產品,而不是在中國製造產品。」

這引發了兩個問題:一、在美國本地製造的iPhone售價將會是多少?二、對經濟和投資的潛在影響是什麼?

美國製造iPhone(「iPhone US」)的價格將取決於蘋果移回多少產量至美國本土。過去12個月,iPhone在美國當地銷售量僅為7,000萬部,佔iPhone總出貨量約32%,因此,蘋果可將針對美國市場的iPhone供應鏈移回美國本土,同時繼續在中國生產大部分iPhone,並在美國以外的地方銷售。這不會帶來重大的技術相容性問題,因為蘋果手機是基於全球4G和5G網路標準製造的。

只不過,將iPhone整個生產線(從零組件製造到組裝),遷回美國將是相當複雜而昂貴的。我們研究顯示,若蘋果想要維持利潤率,則美國製造的iPhone XS售價可能增加40%,高達1,400美元,相較之下,中國製造的iPhone XS價格為1,000美元。此外,生產線全部轉回美國至少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並伴隨著難以輕忽的執行風險。

考慮到潛在成本上升,對蘋果來說,更實際可行的方案可能是,將大部分組裝業務遷回美國,因為組裝及低端零組件製造並不需要高技能的技術人員,勞動力可來自本地而非亞洲。我們估計,蘋果可在兩年內遷移60%的生產流程,與完全移回美國本土相比,前者導致的產品漲幅將更加可控:iPhone XS的價格約增加17.5%至1,175美元。

雖然漲幅超過了加徵的10%關稅,但若以終將實施的25%關稅來看,這仍是值得的。川普還曾一度暗示,將生產線遷回美國的企業將享有稅收優惠。

「iPhone US」是否會「讓美國再次偉大」仍有待觀察,但從邊際效應來看,將製造業遷回美國有利於就業,並可望提高薪資。假設32%的iPhone組裝業務遷回美國,中國可能失去30萬個工作職位,而美國可能增加10萬到20萬個就業機會(假設部份製程為自動化)。整體來看,這個數字並不算大,但若本土製造趨勢加快,則對本已吃緊的美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將更為顯著。

然而,科技價格上升可能會導致經濟中其他部門的工作喪失。而美國也不會是尋找組裝業務替代國家的唯一考慮,那些不受美國關稅管制或中國報復影響的低成本國家可能更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受影響商品的價格上漲可能會抑制需求。消費者可能會選擇延後升級手機,導致銷售量下降。但由於這不會影響經濟中的所有產品,消費者可能會乾脆選擇把錢花在其他商品上,使得經濟中的總需求保持不變。

從投資角度來看,若「本土製造」趨勢持續發展下去,則將有兩大主要影響:

一、對中國及台灣IT供應鏈上高度依賴低附加價值組裝的企業來說,生產線轉移無疑對他們不利。而韓國及日本企業專注於別處難以製造的特別零組件,受到的負面影響應較小。

二、將生產遷回美國可能對自動化企業有利,因這可能推動對機器人和其他自動化設備的投資增加,以抵消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