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撒錢後,該財政刺激登場了?

即將卸任的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在最近記者會上,呼籲政府提供資金支持。當被問及「直升機撒錢」是否有助於刺激歐洲經濟時,德拉吉表示:「以任何形式向民眾提供資金都是財政政策的任務,而不是貨幣政策的任務。」 「我認為,現在是財政政策承擔責任的時候了。」德拉吉說。

儘管主要央行可能認為現在是財政政策上場的時候了,但我們尚未看到滿載著資金的直升機出現在黎明時分的地平線上。我們將於本篇文章中分享財政和貨幣政策可能如何發展從而影響市場的看法。

財政政策

政府「應該」或是「能夠」支出更多的錢,這在根本上是一個政治問題。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理解的是主要經濟體領導人當前的政治理念,解讀這種理念對於實施財政刺激可能性的影響,並考慮即將發生的事件是否會改變此理念或政府的反應機制。

有鑑於此,我們目前預計財政刺激不足以推動任何一個主要經濟體的市場在短期內進一步走高。

歐元區

在歐元區,《馬斯垂特條約》(Maastricht Treaty)限制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能超過3%,因此該地區的刺激餘地有限。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雖然有能力在該限制之下實施刺激措施,但該國似乎致力於在2020年實現預算平衡。

德國財政部長肖爾茨(Olaf Scholz)表示:「如果德國和歐洲真的爆發經濟危機,我們有能力動用數以十億歐元計的資金來應對經濟危機。」但這不過確認財政政策將會是「兵來將擋」,而不是先發制人。所謂「數以十億計的資金」之後證實只有約500億歐元,僅相當於德國GDP的1.5%和歐元區GDP的0.4%。

儘管美中貿易衝突顯著惡化或英國硬脫歐可能足以讓德國政府重新考慮其立場,但單單技術性衰退可能不足以促使其增加支出。

美國

從歷史上看,美國在實施財政刺激方面表現出更大的意願。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數據顯示,美國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實施了減稅政策,帶動2018年GDP增長0.3%。然而,「分裂」的美國國會意味著,短期內不太可能推出重大刺激措施。

我們將密切關注美國總統競選過程,以觀察美國對財政政策在提振當前經濟有何功能的看法。我們特別將關注候選人是否會提出加強財政當局與貨幣當局間協調的想法。儘管存在通膨上升的風險,這種做法可能導致美國的赤字增加。

中國

中國過去也曾有效實施刺激措施,最引人注目的是在2007–2009年的金融危機之後,幫助全世界避免了更嚴重的衰退。今年,中國已經推出了減稅降費政策,金額相當於GDP的2%左右,同時還將地方政府債券額度從去年的2.2兆元人民幣增加至今年的3.1兆元人民幣。中國有望在第四季進一步提高該額度,以支持基礎設施投資。

然而,與2008年不同的是,決策者己更加清楚地意識到過度刺激措施的潛在副作用,包括通膨率、債務和房價不斷上升。因此,對任何持續向經濟中注入資金的做法都有可能更慎重且更被動,而且會受到經濟前景以及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進展的影響。因此,全球投資者不太可能認為,中國推出的經濟刺激措施的效果會像前幾年那麼大。

貨幣政策

各國央行不僅訴諸於口頭討論有必要出臺更多支持經濟增長的政策,而且已經採取行動。過去一個月,全球有八家主要央行降息。

歐洲央行公佈了一籃子寬鬆措施,包括下調存款利率、實施每月購債200億歐元的量化寬鬆(QE)以及為銀行提供資金援助。美聯準會今年已降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我們預期未來還會視經濟形勢而進一步降息。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曾表示,不排除將政策性利率從當前的–0.1%進一步下調。中國央行在近期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預計未來還會有進一步的行動。

然而,儘管各國央行積極採取行動,但目前政策工具能發揮的效用顯然有限。例如,利率分級體制就是歐洲央行不得不進行創新,以緩解負利率不利後果的一個信號。中國推出了貸款市場利率報價(LPR)改革,旨在改善貨幣傳導機制 — 過去儘管銀行流動性充足,但未能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在日本,儘管自2016年以來一直採取負利率政策,但銀行放貸態度依然謹慎。

美聯準會也將意識到,在政治不確定性是導致經濟放緩主因的背景下,降息效果可能有限。美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最近的記者會上提醒說,貨幣政策的運行存在「長期而可變的滯後期」。

資產配置

考慮到大多數國家並不太願意展開更大規模財政刺激,而且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也存疑,因此在中期內通過刺激措施來推動市場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低於以往。不過,如果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寬鬆貨幣以及相應的財政刺激確實會降低企業承壓的可能性。

以下為本月我們強調三大投資構想:

一、我們減碼股票。股票主要受中美貿易談判的前景驅動,而其他地緣政治疑慮,包括美國總統川普遭彈劾調查以及英國脫歐久拖不決等,也給市場前景蒙上陰影。雖然各國央行可為市場提供支撐,但我們認為,光靠央行無法在短期內推動股市大幅上漲。我們戰術性減碼新興市場和歐元區股票。

二、我們相對於歐元區股票加碼美國股票。雖然我們總體上減碼股票,但預期美國市場將跑贏歐元區市場。這是由於我們認為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加劇、擔憂全球經濟增長將進一步走軟的環境下,歐元區股票更容易遭受打擊。我們預期美國股市將更具彈性。雖然今年以來美聯準會已降息50個基點,但與歐洲央行相比,美聯準會仍有更多彈藥來應對增長放緩。

三、 我們看好收入型策略。在增長下行的背景下,各國央行料將繼續持寬鬆立場。我們依然認為,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主權債券、精選新興市場貨幣以及歐元投資級信用債能為投資者帶來收益率。

追蹤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https://bit.ly/2JWDC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