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訊息
市場訊息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中國境外擴散導致全球股市下跌,避險資產上漲。義大利已確診215例病例,導致歐洲Euro Stoxx 50指數在2月24日暴跌4.2%;當日韓國確診人數飆升至833(一週前還只有30),導致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下挫3.9%。美國股市遭逢黑色星期一,標普500指數收盤大跌3.3%、道瓊工業指數下跌3.5%、那斯達克指數亦跌3.7%、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4.7%。
投資者紛紛湧向避險資產,推動黃金價格大漲2.2%至每盎司1,680美元,歐元兌瑞郎跌穿1.06,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下滑8個基點至1.39%。與此同時,歐元兌美元小幅上揚,我們認為這可能是由於投資者避險情緒高漲,引發歐元空頭套利交易平倉,以及為應對市場動盪美國降息概率升高所致。
我們關注哪些方面?
我們關注哪些方面?
義大利確診病例數大幅上升,導致歐洲消費者和企業信心遭受重擊的風險急劇攀升,未來幾天若北美的確診人數增加,則該地區的信心也可能受到打擊。考慮到病毒的潛伏期,未來兩週將是判斷疫情爆發程度、有關當局願意採取何種措施、疫情能否得到控制以及這些措施對經濟有何影響的關鍵時點。
倘若歐元區以及/或北美也採取與中國類似的激進防控措施,則可能意味著這些地區的今年第一季經濟增長將大幅下滑,需要貨幣和財政政策發力來抵禦經濟長期下行。儘管如此,我們注意到疫情走向依然難以預料,比如從新加坡(89例確診但無死亡病例)的情況來看,如果措施果斷,新冠病毒能夠相對迅速地得到控制。
歐洲的不確定性增加,而中國防控疫情的行動持續彰顯成效。除湖北以外的全國新增病例數目前已降至極低水準,這為經濟活動恢復正常、中斷的供應鏈復工創造條件,符合我們的基準情景。我們將繼續監測中國經濟的「即時」活動指標,包括煤炭消耗量、住房成交量、農民工返崗人數等,以確認復工趨勢。
這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這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在市場突然暴跌的時候,重要的是保持長期投資信念,並透過在資產類別間以及全球範圍內多元化投資來管控風險。
同樣重要的是,切勿忽視驅動市場走勢的其他因素,尤其是考慮到未來幾天以及未來幾週可能推出貨幣、財政以及其他政策以應對疫情的情況下。另一方面,我們認為一系列策略可幫助投資者在目前這種不確定環境下改善其投資組合的風險回報:
一、相對於歐元區股票加碼新興市場股票。
我們繼續看好新興市場股票,並認為近期MSCI亞洲(日本除外)的下跌帶來了具吸引力的長期入場機會。這是基於我們的以下觀點,即中國將在未來幾週成功遏制疫情,供應鏈中斷得以解決,消費者信心得以恢復,新冠疫情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僅限於今年第一季。
若果真如此,我們預計今年亞洲(日本除外)的獲利增長將接近12%。此外,我們認為亞洲(日本除外)估值合理,股價淨值比在1.6倍,較全球同類股市低將近35%。同時,近期新興市場股票相對於發達市場股票的遠期本益比(P/E)折價升至28%,高於5年和10年平均水準。
另一方面,我們依然不看好歐元區股票,12個月遠期P/E在14.8倍,位於15年區間上限,且我們預計2020年獲利將下降1%。目前,新冠疫情和防控措施給經濟帶來的影響加大,成為另一個潛在的下行風險。
二、尋求「居家防疫」和「高股息」類股票,避開旅遊相關板塊。
我們在亞洲的投資框架也適用於歐洲:1)投資者應避開最易受到衝擊的板塊,比如航空公司和酒店;2)投資「居家防疫」類股票,比如電子商務、遊戲和食品配送,隔離措施將推動這些行業的需求增加;3)尋求可持續的「高股息」類股票,這可被視為相對安全的資產,尤其是在債券收益率急劇下降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