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點陣圖上移有三個主要因素。首先,通膨超出預期,在聯準會平均通膨目標政策下,2021 年較高的通膨有助於彌補近年來通膨低於目標的情況;其次,長期通膨預期已升至更符合聯準會 2% 目標的水準;第三,自3 月份FOMC 會議以來,疫苗接種的進展已使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數下降約 75%,這使得風險降低並為2022 年或 2023 年開始升息進一步鋪平道路。

主席鮑威爾在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FOMC 委員在本次會議上討論了各項目標所取得的進展,一改以往「開始談論縮減購債計劃為時過早」的論調。此外,鮑威爾表示可能會在「接下來的會議」上宣佈縮減購債計劃的計畫。FOMC 可能會在實施時間正式確定前宣佈該計畫,並在實際開始執行前給市場留出更多時間。因此,即便FOMC 在夏季宣佈該計畫,可能仍需待 2022 年才會開始縮減。

鑒於通膨居高不下,縮減購債計劃的決定將主要取決於未來幾個月的就業增長。有關升息時點,通膨可能是決定性因素。我們認為,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很可能將足以令聯準會在2022 年底前實現就業最大化的使命,但屆時通膨水準和通膨前景可能達不到聯準會的升息門檻。

一、通膨憂慮不太可能破壞股市漲勢

5 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率從4月的4.2%上升至5%,創下十多年來的最快增速,也高於市場預期的4.7%。但是,我們預期通膨不至於導致聯準會過早收緊貨幣政策或

破壞股市漲勢。推高通膨的若干因素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漸消退,包括低基期效應及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聯準會再三表明不會對通膨短暫上升過度回應。

標普500指數在5月CPI公佈之後創下歷史新高,顯示投資者接受了聯準會的說法。日前歐洲央行上修經濟增長預期,但表示將維持「明顯加快」的購債步伐。投資者還應留意,目前的通膨數據不像過往那麼可靠,因為在2020年5月新冠疫情剛剛開始肆虐,當時進行通膨調查頗為困難。

二、無需對GDP增長可能見頂感到擔憂

投資者對美國GDP增長即將見頂的擔憂,可能是導致過去幾個月美國股市陷於區間波動的一項原因。市場普遍預測,隨著防疫封鎖限制措施解除,美國經濟增長在第二季中期前後觸頂,並在2023年恢復到常態增速。美國5月新增就業人數雖然高於4月水準,但低於市場預期,整體就業人數仍較疫情前水準少760萬。

我們認為,就業增長可能只會在學校完全重新開放且勞動力市場摩擦現象有所緩解後才會達到頂峰。通膨憂慮可能很快會開始消退,政策刺激仍是強大的驅動力。此外,儘管美國的經濟增長率和疫苗接種率可能已經達到峰值,但在其他地區仍處於上升階段,尤其是日本和部份新興市場。我們建議投資者為股市進一步上行進行配置,關注再通膨和經濟重啟受益股,並考慮利用市場波動來投資和下檔提供保護。

三、亞洲加速疫苗接種支持經濟重啟主題

今年以來,日本股市的表現落後於全球市場,部份原因是新冠疫苗接種進度緩慢,使經濟恢復正常的時間延後。但有跡象表明,日本乃至於亞洲的疫苗接種速度正開始迎頭趕上。上週的數據顯示,超過12%的日本人口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而三週前只有4%。我們估計,到7-8月,這一比例可能會上升到30-40%。中國的新冠疫苗接種超過8億劑次,每天為超過1%的人口接種疫苗。早些時候,中國批准科興疫苗在3-17歲人群中緊急使用。隨著疫苗接種取得進展,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亞洲經濟體將進一步重啟。這尤其將支持亞洲股市中的週期性和價值型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