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意外強勁

宏觀背景

就業數據意外強勁,然而,其他經濟指標卻顯示出不同的景象。最新公佈 的數據,包括: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初請失業金人 數、ISM製造業指數、房屋數據、信用卡支出和貿易平衡,都指向美國經 濟增長正在放緩。這種冷熱不均的情況,讓美聯準會決策更形複雜。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就業數據強勁,但失業率略有上升,從3.9%升至 4.0%。這種分歧可能來自於對機構調查(根據企業的答覆衡量就業人數)和對家庭調查(測算失業率)之間的差異,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在機構調查重複計算了非全職人數。也就是說,勞動力市場可能不如5月份就業數據顯示的那麼強勁。

總體而言,我們仍然認為美國經濟正在放緩。對利率前景有何影響? 過去一週,加拿大央行和歐洲央行在本輪週期中首次降息。而強勁的非農 就業數據排除了美聯準會在7月份成為下一個降息央行的可能性。 我們預期,美聯準會將在7月利率會議上釋出保持耐心的基調,美聯準會 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訊息料將不變:降息時點將較此前預測延後,但不太可能進一步升息。

我們認為,美聯準會今年將從9月開始降息兩次。目前市場價格計入了11 月開始降息,2024年全年降幅39個基點,終端利率在3.80%。我們預期 美聯準會的經濟預測摘要(“點陣圖”)將預示降息一到兩次,與當前的 市場定價一致。

如何投資

鑒於當前的美國經濟情況和美聯準會的可能立場,我們建議採取以下投資 策略:

買入優質債券:我們認為,債券市場對就業報告似乎反應過度。由於高利 率的限制作用和先前財政刺激措施的影響減弱,經濟增長正在放緩。投資 者應考慮繼續持有優質債券,因為我們仍預期美聯準會將從9月開始降 息,隨後每季降息一次。這一前景應支持收益率逐步下降,有利於固定收 益投資組合。我們預期2024年底10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將在3.85%。 優化科技股配置,並在科技股以外尋找機會:我們對整體美國股市的看法 不變。儘管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已從年初的6次降至目前的約1.5次,標普 500指數仍然展現韌性,今年迄今上漲了13%。 倘若美聯準會升息,將不利於美股。然而,由於這個可能性不大,我們預 期美股仍可能進一步走高,標普500指數年底目標價預期在5,500點,比 目前的水準高3%。我們對科技股保持正面觀點,尤其是受益於人工智慧 (AI)投資需求的半導體,以及有能力將未來AI應用變現的領域。此外, 英國、美國和歐洲小型股以及中國互聯網的精選機會也具吸引力。 利用另類資產*實現多元化:在經濟放緩和市場波動可能加劇的環境中, 我們認為投資者應考慮在投資組合中配置另類投資*。在股債同向漲跌 時,納入避險基金*(對沖基金*)或能減輕投資組合的波動性。私募市 場*則可提供另一種回報來源,提高投資組合的多元化程度。投資者應注 意此類投資的內在風險,包括缺乏流動性以及此類策略的複雜度。

*服務和產品之提供應依據(且受限於)相關應適用之法律規章、集團政策及投資者適合度等規定。

*本報告由 UBS AG 編制。 請參閱末頁的重要免責聲明和披露聲明。本報告中高收益債券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

市場聚焦

歐洲央行降息增強全球貨幣寬鬆趨勢 歐洲央行自2019年以來首次降息,強化了全球貨幣政策寬鬆的趨勢。而 加拿大央行已於一天前降息,成為七國集團(G7)中首個降息的央行。此前,瑞士央行已率先在3月份降息,開啟了本輪全球降息週期。瑞典央行也已在5月份降息。

歐洲央行是在5月通膨率上升的背景下做出降息決定的:當月核心通膨率 (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從4月的2.7%升至2.9%。該央行還上調了今明兩年核心及整體通膨率預測。

我們依然預期歐洲央行將在今年餘下時間內每季降息一次。儘管該央行小 幅上調了通膨預測,但2025年的核心和整體通膨率仍將達到或僅略高於 2%的目標。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強調,對通膨走勢的信心有所增強,包 括有證據顯示工資增長在放緩。她還表示,即便在此次降息後,利率仍遠 高於中性水準,即既非擴張亦非收縮的利率水準。

歐洲央行的決定印證了我們的以下觀點:全球主要央行將具有前瞻性,只 要通膨朝著目標持續回落,央行就樂於寬鬆貨幣政策。我們預期,未來幾 個月降息週期將持續且範圍將擴大,比如英國央行有望在8月的會議上啟 動降息。

要點:當前現金的高回報應該不會持續太久。我們建議投資者鎖定優質債 券具吸引力的收益率,考慮利用階梯式債券組合等策略來管理流動性,並 將其納入平衡型投資組合。

美國就業市場不太可能阻礙美聯準會降息 5月份,美國新增就業27.2萬個,超過經濟學家預期的18.5萬個。工資也 再度加速增長。市場擔心美聯準會可能因此而延後降息,導致美國公債遭 到拋售,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揚15個基點至4.44%。整體就業數據強勁,令我們更有把握認為美聯準會對經濟降溫的信心不足,因此不會在本週或是7月會議上啟動降息。

但我們認為,投資者應避免對就業數據過度解讀。該數據可能誇大了就業 增長幅度,企業可能重複計算了兼職人數。另外針對家庭進行的調查數據 則偏弱,顯示出失業率從一個月前的3.9%上升至4%,而去年4月失業率 一度降至3.4%的數十年來低點。一系列其他經濟數據均意味著增長在放 緩,包括職位空缺、房屋數據、信用卡支出及製造業調查結果等。

投資者將試圖從本週的美聯準會會議中尋找利率路徑的指引。目前,市場 預期2024年美聯準會降息39個基點,並將在11月的會議上啟動降息,終 端利率為3.8%。我們預期美聯準會的 “點陣圖”將符合上述展望,這指 向今年內會有一至兩次降息。

要點:我們認為,債券市場對就業數據反應過度,並預測到今年底10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將降至3.85%。優質債券依然是我們看好的資產類別。 儘管OPEC+計畫恢復產量,但油價仍將獲得支撐 布蘭特原油價格在上週下跌2.5%,觸及2月以來的低點,這是由於最近石 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決定,在市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從 10月開始增加全球供給。我們認為,近期油價下跌部份是源於技術性因 素,包括期權市場的演算法交易,而這些因素難以持久。另一方面,基本 面因素依然有利石油。因此,油價已從低點開始回升。

截至目前,今年全球石油供給有所減少。與此同時,從即時流動數據來 看,石油需求則保持強勁。我們預測2024年增量需求為150萬桶/天,高 於120萬桶/天的長期年均值。

儘管市場對OPEC+的恢復產量計畫有所擔憂,但我們預期此舉不會造成全球石油供過於求。該集團的領導層強調,“可根據市場條件暫停或逆 轉”增產計畫。我們認為,該集團只有在其認為市場能夠消化的情況下才 會增產。

自2022年以來油價下跌對美國石油產量前景帶來影響。目前,作為全球 最大產油國的美國,產量增幅還不到去年的一半。這支持我們的以下預 期:OPEC+以外的石油產量增幅將從2023年的240萬桶/天降至今年的 140萬桶/天。

要點:我們預期,今年底布蘭特原油價格將從目前的80美元/桶上升 至87美元左右。我們仍然建議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賣出原油的下行風 險。我們認為,中東地區緊張局勢也支持在投資組合中配置原油和黃金等 資產以對沖風險。

非傳統型資產

非傳統型資產類型是包括避險基金、私募股權、房地產和管理型期貨(合稱為“另類投資”)的另類投資。另類投資基金的權益只出售給合格投資者,僅透過提供包含另類投資的風險、表現和費用等資訊的發售文件,敦促客戶在認購和持有基金前仔細閱讀這些文件。另類投資基金的投資具有投機性質,包含大量風險。特別是,這些投資:(1) 不是共同基金,不受與共同基金相 同的監管要求;(2) 表現可能出現波動,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或大量投資;(3) 可能涉及有可能增加投資損失風險的槓桿和其他投機性投資做法;(4) 是長期的非流動性投資,一般不存在針對這類基金權益的二級市場,預計也不會開發這種二級市場;(5) 另類投資基金的權益一般不流動,受轉讓限制制約;(6) 可能不需要定期向投資者提供定價或估值資訊;(7) 一般包括複雜的 稅務策略,向投資者分發稅務資訊時可能會有延遲;(8) 費用可能高昂,包括管理費和其他費用和開支,所有這些都會讓獲利減少。 另類投資基金的利益並不是任何銀行或其他已投保的存款機構的存款或義務,也不由任何銀行或其他已投保的存款機投擔保或背書,未經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或任何其他政府機構在聯邦範圍內投保。在投資另類投資基金之前,潛在投資者應瞭解這些風險,具備在較長的時期內承受這些風險的財務能力和意願,並應當把另類投資基 金視為總體投資計畫的補充。

除了另類投資一般存在的風險,下列風險的與投資這些策略相關的其他風險:

  • 避險基金風險:存在專門與避險基金投資相關的風險,可能包括與投資賣空、選擇權、小型股、“垃圾債券”、衍生品、危困證券、非美國證券和非流動投資相關的風險。
  • 管理型期貨:存在專門與投資管理型期貨項目相關的風險。例如,並不是所有的經理人都始終關注所有的策略,管理型期貨策略可能具備重大的方向性要素。
  • 房地產:存在專門與投資房地產產品和房地產投資信託相關的風險。包括與債務、一般經濟或當地市場情況的不利變動、政府、稅收、房地產和分區法律或法規的變動相關的風險,與出資要求相關的風險,對於某些房地產產品,則存在與按照聯邦稅法獲得優惠待遇的能力相關的風險。
  • 私募股權:存在專門與投資私募股權相關的風險。可臨時提出出資要求,未能滿足出資要求會造成重大不利後果,包括但不限於損失全部投資。
  • 外匯/貨幣風險:投資美國以外地區證券發行人的投資者應注意,即便是以美元計價的證券,美元與發行人“本國”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動也會對這些證券的市場價值和流動性造成意外影響。這些證券可能也會受到美國投資者可能並未知曉的其他風險(如政治、經濟或監管變動)影響。

附錄(風險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