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計畫收購瑞士信貸

Hong Kong2023年 03月 19日 02:00Media Releases APAC

是次交易為瑞銀股東創造重大的可持續價值

  • 創建擁有 5 萬億美元投資資產並領先全球的財富管理機構
  • 擴大瑞銀在瑞士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
  • 瑞銀的策略不變,包括專注增長美洲與亞太區市場
  • 具有吸引力的財務條款,包括下行保護
  • 預計至 2027 年,每年降低成本超過 80 億美元
  • 瑞銀的資本充裕,仍遠高於既定 13%的目標,並致力於漸進式現金股息政策
  • 專注的投資銀行業務,繼續瑞銀的業務模式;保留戰略性全球銀行業務,並將瑞士信貸的大部分頭寸轉移至非核心業務

香港,2023 年 3 月 19 日 – 瑞銀宣佈計畫收購瑞士信貸。預期此次收購將創建擁有超過 5 萬億美元投資資產的的業務,並能夠創造具持續價值的機會。這同時將進一步鞏固瑞銀作為瑞士領先全球財富管理機構的地位,並在極具吸引力的高成長市場中持續營運,管理超過 3.4 萬億美元的投資資產。

是次交易將鞏固瑞銀在瑞士作為全球領先銀行的地位。收購後的業務亦將成爲歐洲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投資資產超過 1.5 萬億美元。

瑞銀集團主席 Colm Kelleher 表示:「本次收購對瑞銀股東而言極具吸引力,但我們需明白,就瑞士信貸而言這是一次緊急的救援。是次收購將保留業務中具有價值的部分,同時控制我們的下行風險。此次收購瑞士信貸,無論是在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或瑞士全方位的銀行業務方面,都將增強瑞銀的輕資本業務上的優勢。這收購亦將為客戶帶來效益,並為我們的投資者創造長期可持續的價值。」

瑞銀集團行政總裁Ralph Hamers 表示: 「 瑞銀和瑞士信貸的結合將建立在瑞銀卓越的實力之上,並進一步增強我們服務全球客戶的能力,加深我們的業務實力。此次結合將促進我們在美洲與亞洲地區增長的計畫,同時擴大在歐洲業務的規模。我們期待在不久將來歡迎全球的新客戶與同事。」

本收購討論由瑞士聯邦財政部、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和瑞士國家銀行共同發起,並得到了上述機構的全力支持。

根據全股交易條款,瑞士信貸股東將以 22.48 股瑞士信貸股票獲得 1 股瑞銀股票,相當於每股 0.76 瑞士法郎,總對價為 30 億瑞士法郎。瑞銀將獲得 250 億瑞士法郎的下行保護,保護從交易到按市價計算的資產價值,收購價格調整和重組成本,以及額外 50%的非核心資產下行保護。兩家銀行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瑞士國家銀行的現有投資工具,並根據“貨幣政策工具指南”通過這些工具從瑞士央行獲得流動性。

兩家公司的結合預計至 2027 年,每年將節省超過 80 億美元的年度營運成本。

瑞銀投資銀行將通過機構、企業和財富管理客戶鞏固其全球競爭地位,加速全球投資銀行的戰略目標,同時降低瑞士信貸投資銀行的業務規模。合併後的投資銀行業務佔集團風險加權資產約 25%。

瑞銀預計至 2027 年,該交易將使每股收益增加,並保持資本充足率遠高於既定 13%的目標。 Colm Kelleher 將擔任主席,Ralph Hamers 將擔任行政總裁。

此次收購案不須經股東許可,同時瑞銀已獲得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瑞士國家銀行和瑞士聯邦財政部等核心監管機構的預先批准。

關於瑞银(UBS)

瑞銀集團致力為遍佈全球的富裕人士、機構和公司客戶以及瑞士的私人客戶提供卓越的金融諮詢服務和解決方案。瑞銀的策略以全球領先的財富管理業務和位於瑞士的卓越全能銀行業務為核心,並由資產管理人和投資銀行業務輔以加強其雄厚的實力。瑞銀專注的業務均在其目標市場擁有強勁的競爭地位,具高資本效率及擁有極富吸引力的長期結構性增長和盈利前景。

瑞銀在全球所有主要金融中心都有營運活動,在逾 50 個地區設有辦公點。全球員工人數超過 72,000 人,其中約 30%位於美洲、30%位於瑞士、19%位於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21%位於亞太地區。公司於瑞士證券交易所以及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媒體聯絡:

香港:
Fiona Chan, +852 2971 8837 / 9676 7515 / fiona-y.chan@ubs.com
Joyce Lam, +852 2971 8409 / 9336 2519 / joyce-zc.lam@ubs.com

台灣:
楊惠卿 Angel Yeung, +886 8722 7265 / +852 2971 6884 / angel.yeung@ubs.com
鍾穎琪 Vicky Chung, +852 2971 6185 / +852 6189 9090 / vicky.chung@ubs.com

Cautionary statement regarding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This document contains statements that constitut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While these statements represent UBS’s judgments and expectations concerning the matters described, a number of risks, uncertainties and other important factors could cause actual developments and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UBS’s expectation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ose factors is set forth in documents furnished and filings made by UBS with the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including the Annual Report on Form 20-F for the year ended 31 December 2022. UBS undertakes no obligation to update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