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llis Eckland Michael Nell Jia Tan (TJ)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步伐加快,實現淨零協定指日可待,全球的進步將更加依賴技術創新。那些能夠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清潔能源等關鍵技術領域樹立並保持領先地位的國家,可能會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收穫豐厚回報—中國早已深諳,並將其寫入了自己的產業政策。在這樣的背景下,值得一問的是,中國的國家中心模式會在何種程度助力或削弱其在多個戰略領域取得技術主導地位的努力。

作為創新催化劑的國家

或許當下我們生活中最無處不在的創新技術就是智慧手機。智能手機牢牢吸引著每個人的注意力,以至於大多數人都不願意與之分離。實際上,許多人把智慧手機視為私營領域創新的典型勝利:作為實物,證明著資本主義有能力激勵並展示能夠改變生活的產品或服務。

然而,正如 Mariana Mazzucato 在其《創業型國家》一書中提醒的那樣,“雖然人們把產品的精美設計和巧妙整合歸功於約伯斯極其龐大團隊的聰明才智,但常常忽略和無視技術背後的支援,iPod、iPhone和iPad中幾乎所有的先進技術背後都有政府和軍方的研究努力與資金資助。”從觸屏技術到GPS,從SIRI到網路,蘋果公司2007年推出第一款iPhone手機得益於一系列授權技術,這些技術源於國家資助的開發。

圖示1:iPhone為何如此“智能”?

承認這些技術背後的支持並不會降低iPhone的實用性,當然,用這樣特殊方式組合特殊技術仍然是商業創造力的獨特壯舉,蘋果公司至今從中獲益。各領域的創新不斷反覆運算;今日的突破有賴於前幾代人的突破創新。

但是,剖析iPhone技術確實使關於創新以及創新誕生最佳條件的辯論有了細微差別。奉行教條主義的經濟自由主義者常常把創新視為一種資本主義獨有現象,認為創新是自由競爭帶來的經濟奇跡,儘管有所謂國家的“死亡之手”,但創新仍然會獲得成功。

Mazzucato 認為,這種情況往好了說叫過於簡化,往壞了說就是現實的矛盾。在她的文章中,反倒是國家在創新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國家願意承擔風險、進行理論研究以及負擔昂貴成本,為私營企業實現世界上最偉大的商業突破奠定基礎。

最近一段時期,支持上述觀點的證據層出不窮。瑞銀資產管理高級股票分析師、投資組合經理 Mike Nell 指出,在亞洲,韓國進入半導體記憶體行業,這一舉動常被視為所謂“發展型國家”的教科書示例,也大獲成功。

大量技術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的太空計畫中誕生,隨後被用於商業,取得了巨大成功,如衛星、微晶片、水過濾系統和嬰兒奶粉配方。

如此看來,創新的最佳條件很可能是公共領域和私營領域相互作用的結果。國家建設基礎設施,研發突破性技術,私營領域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在此基礎上進行建設和反覆運算。這種思維為美國和歐洲一度流行但已過時的產業政策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政府再一次直接支持關鍵產業,以實現戰略自給自足。

中國例外論

由於中國體量龐大、活動積極,曾公開表示要在一系列戰略關鍵技術領域掌握技術主導權,如果 Mazzucato 的論點大致上正確,這對投資者分析中國有何影響?

進入長篇大論之前,Nell 就我們應如何看待中國的做法提出了一些重要但略微不同的看法。美國政府在投資研發智慧手機關鍵技術時,從未試圖發明“未來的消費技術”。它試圖解決重要的戰略問題,以確保未來戰場的主導地位。

美國政府在投資研發智慧手機關鍵技術時,從未試圖發明“未來的消費技術”。

Nell 指出,相比之下,中國好像正在跳過這一步,嘗試資助可能專注於消費市場的技術贏家。他說道:“這更像是日本在70和80年代實施的MITI產業政策戰略,而不是美國過去的DARPA和太空計畫。”

無論如何,中國成為一個創新超級大國的雄心得到了中國領導層的廣泛宣傳。中國也為此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尤其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副教授金刻羽博士稱之 為“一到N”創新,即對所謂真正突破性的“零到一”創新進行反覆運算改善。1所以,儘管曾被視為單純地模仿西方技術,但如今,中國在自主研發世界領先技術,中國企業也在從社交媒體到線上支付的各個領域被競爭對手模仿。世界經濟論壇的資料顯示,中國已經孵化了超過300家獨角獸企業,吸引的啟動資金僅略低於美國。

超強的適應和採納

中國是如何實現這一切的?顯然,所謂的“創業型國家”發揮了作用。眾所周知,中國願意充當自己的風險投資公司,保護新生產業免于競爭,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即研發領域投入大量資金。 但這些並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正如金博士所指出的,中國還得益於一系列其他重要特徵。

比如,中國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其他地方一樣普遍。與美國和歐洲相比,中國相對欠發達,但因此中國能從技術躍升中獲益,在移動支付領域發展全新的技術生態系統,不受傳統系統阻礙。

另一個被忽視的因素是中國國內市場的規模:如果資料的確是新時代的石油,那麼中國公司可以和14億消費者交易,比全球任何國家的企業都更富有。有了這樣的市場,中國的創新者便可以從數量無與倫比的交易和互動中學習。過程也可以視為一種內在的創新優勢。

正如《哈佛商業評論》所言,中國市場的優勢不僅在於規模,還在於其他獨特特徵。因為經歷過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消費者無比習慣、適應快速的社會和技術演進,非常願意採用創新技術。2

正如 Zak Dychtwald 在《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中所言: “中國的創新生態擁有數以億計適應能力和採納能力超強的消費者,正因如此今天的中國在全球十分具有競爭力。最後,創新必須接受人們使用意願的判斷。在這方面,中國無人能敵。3” 事實上,直到2019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美國人使用Apple Pay,而中國幾乎所有智慧手機中都有微信支付的身影。4

中國的創新生態擁有數以億計適應能力和採納能力超強的消費者,正因如此今天的中國在全球十分具有競爭力。

技術壟斷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在發佈的研究報告中特別詳細研究了中國的創新概況。儘管只是眾多資料來源之一,該研究所的《關鍵技術追蹤》強調中國已經在許多戰略重點技術佔據主導地位,而且有能力在更多技術領域—按照ASPI的說法—實現“技術壟斷”。

表1:領先國家級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技術

技術領先國

技術領先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先進材料與製造

技術領先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1. 納米材料與製造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2. 塗料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3. 智慧材料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4. 先進的複合材料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5. 新型超材料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6. 高規格加工工藝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7. 先進炸藥和高能材料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8. 關鍵礦物的開採和加工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9. 先進磁體和超導體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10. 高級保護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11. 連續流化學合成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12. 增材製造(incl. 3D列印)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人工智慧、計算和通信

技術領先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13. 先進的射頻通信(包括 5G 和 6G)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14. 先進的光通信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15. 人工智慧(Al)演算法和硬體加速器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16. 分散式帳本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17. 高級數據分析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18. 機器學習(包括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19. 保護性網路安全技術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20. 高性能計算

技術領先國

美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21. 先進的積體電路設計與製造

技術領先國

美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22. 自然語言處理(包括語音和文字辨識與分析)

技術領先國

美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能源與環境

技術領先國

-

 

技術壟斷風險

-

 

技術

23. 氫氣和氨氣發電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24. 超級電容器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25. 電池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26. 光伏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27. 核廢料管理和回收利用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28. 定向能源技術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29. 生物燃料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30. 核能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量子

技術領先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31. 量子計算

技術領先國

美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32. 後量子密碼學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33. 量子通信(包括量子金鑰分發)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34. 量子感測器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生物技術、基因技術和疫苗

技術領先國

 

技術壟斷風險

-

技術

35. 合成生物學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36. 生物製造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37. 疫苗和醫療對策

技術領先國

美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感測、定時和導航

技術領先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38. 光子感測器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國防、航太、機器人和運輸

技術領先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39. 先進的aircra發動機(包括高超音速))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40. 無人機、蜂群和協作機器人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41. 小型衛星

技術領先國

美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42. 自治系統運行技術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43. 先進的機器人技術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技術

44. 太空發射系統

技術領先國

中國

技術壟斷風險

資料來源: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關鍵技術追蹤器,2023 年 3 月

ASPI通過其三月發佈的追蹤報告警告稱:”通過在大多數關鍵技術和新興技術領域的高影響力研究中時不時建立起令人驚歎的領先地位,中國已經為其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超級大國奠定了基礎”,而這種領先“加上把研究突破成功轉化為商業系統和產品、送至一個高效的製造基地的策略,可能會讓中國在某些關鍵技術的全球供應鏈上佔有一席之地。”

ASPI的報告顯示,中國通過集中技術專長贏得了領先地位。這一深思熟慮的戰略目標得益於中國強大的教育基礎、擁有數量優勢的STEM研究機構和人員、科學和技術研發領域的大量投資以及戰略性產業的直接支持。與任何試圖量化複雜與動態的行為一樣,ASPI的追蹤報告也會在方法論上受到質疑,但其結論的廣泛要點值得考慮,西方國家對中國技術進步的認可度也定會提高。

事實上,這種看法已經引發了回應,各國政府和跨國公司都在爭先恐後地把製造能力轉移回國,保護供應鏈。隨著資本設備和生產能力重新移回歐美,而不是集中在臺灣等成熟卓越的製造中心,最終,全球經濟的製造效率很可能下降。

生產力和利潤

Nell 認為,中國的技術雄心有時被過早地無視了,中國的大量投資很有可能為自己在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汽車(EV)、半導體等多項關鍵技術領域贏得主導地位。

以半導體領域為例,Nell 警告稱,雖然今天的中國產品常被視為發展程度不高,但中國產品很有可能在如今服務的應用基礎上實現快速發展,長期來看,這可能是一條通往市場主導地位之路。他舉例說,華為最近發佈的搭載中芯國際7奈米處理器的Mate 60 Pro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表明中國晶片製造的發展遠遠超出普遍想像。

但是,正如奈爾所指出的,市場主導地位和盈利能力之間有很大差別。投資者不僅要問中國是否可能主導一項技術,還要問這麼做是否盈利:“中國補貼了很多本質上無法盈利的行業,所以對歐美來說很難跟上一些行業的步伐。但你必須要問問自己,如果這家企業不盈利,還值得堅持下去嗎?在許多情況下,並不值得。電動汽車就是很好的例子,看上去可能會成為贏家。但問題是,電動汽車的利潤有多高?

因此,對中 Nell 行評估時,由於投資者和官員關心的問題不盡相同,所以明確個人的優先事項至關重要。正如 Nell 的解釋:“從股票角度看,我們認為,重要的是股票的內在價值,即公司在其生命週期內總共能夠創造多少折現現金流。我們必須按照持有其他所有股票的標準持有中國股票,我們看不到盈利能力的股票可能不會獲得投資。”他敦促投資者不要過於沉迷炒作,認為中國是通過投資並主導無利可圖的領域才贏得成功。

O’Connor中國股票多/空投資組合經理 Jia Tan (TJ) 認為投資機會很明顯,他說道“那些開發人工智慧應用、並將其用於電子商務、線上廣告/遊戲和分子發育生物學等領域的(公司)也可以從中獲得厚利。另外,我們認為半導體行業也存在做多的機會”。

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主導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電動汽車和太陽能光電領域的主導地位給中國社會和中國領導層帶來了好處,即使投資者永遠無法從中獲得良好回報。 Eckland 指出,“主導電動汽車和太陽能光電領域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因為這從根本上迫使西方做出選擇:1)快速能源轉型(沒有中國的參與無法實現)或者2)與中國進行各種形式的激烈競爭(戰爭、經濟脫鉤、嚴重制裁或貿易壁壘)。

主導太陽能光電,並最終主導風能發電,這樣的規模和由此帶來的低成本也將使中國工業獲得大量間接利益。因為這可能可再生能源店裡的生產成本,從而為低碳綠色工業產品帶來戰略性成本優勢。具備這種優勢的下游產品出口到關心嵌入式排放的市場(即歐洲,隨後可能是其他經合組織國家),能夠提升中國產業的盈利能力,不會因把資本過度分配到風能和太陽能生產受到損害。“更重要的是(至少對於中國領導層而言)”, Eckland 說,“佔據更高價值的下游綠色製造業的主導地位可以把相對收入較高的工作崗位轉移到中國,可能有助於解決中國年輕人的失業問題,推動中國的工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此外,雖然電動汽車和太陽能光電商品化程度很高,而且永遠不會發展出像 Netflix 或 Amazon 遜那樣市場地位的巨頭,中國占主導地位可能在生態系統層面形成規模經濟。這將為整個中國太陽能和電動汽車行業帶來廣泛的規模效益,使這些行業裡的中國企業獲得比全球競爭對手更強的盈利能力。

然而,隨著中美間的信任愈發脆弱,許多西方人想知道,如果中國確立了這種主導地位,會如何加以利用。中國對任何戰略性技術的壓制都會被視作一個威脅,中國會獲得一個強大的杠杆,以此脅迫政府和企業,通過限制供應人為提高價格——如果中國選擇這麼做的話。美國和歐洲都感受過這種擔憂,並且實施“晶片法案”,促進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恢復,5,6 而中國最近對製造半導體的重要稀有金屬鎵和鍺實施出口管制,放大了西方的擔憂。7

類似舉措提醒西方,西方大多數創新企業仍嚴重依賴中國擁有或加工的原料來生產次世代技術。

中國在能源轉型領域的主導地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023年,中國在能源轉型方面投資了5430億美元,幾乎是歐盟(1800億美元)的三倍,美國(1410億美元)的四倍。中國憑藉這樣的投資在電動汽車電源等關鍵技術領域完全取得了主導權。8

中國生產了全球79%的電動汽車電池電芯、70%的電池陽極、85%的電池陰極以及66%的隔膜和稀土元素(REE),而稀土元素對電動汽車發動機至關重要。中國生產和加工的稀土元素占全球供應量的60%以上。9

中國生產了全球79%的電動汽車電池電芯、70%的電池陽極、85%的電池陰極以及66%的隔膜和稀土元素(REE),而稀土元素對電動汽車發動機至關重要。中國生產和加工的稀土元素占全球供應量的60%以上。

中國的主導地位還延伸到上游由於製造電池和電動汽車的關鍵金屬。中國提煉了世界68%的鎳、40%的銅、59%的鋰和73%的鈷。 Eckland 認為,這“將使導致其他國家難以獲得足夠金屬以減少中國在電池生產中的份額。”10

中國在降低現代可再生能源製造成本方面也遙遙領先。中國擁有全球80%的太陽能製造能力11,非中國製造商無一例外地需要政府補貼或實行貿易壁壘才能維持經營。中國也是風力渦輪機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正如 Eckland 所說,“中國現在好像在降低氫電解槽製造成本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進步。”

圖1:中國主導整個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下游

球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的地域分佈

China’s Dominance in Downstream EV Battery Supply Chain by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該百分比長條圖顯示中國在整個下游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x 軸代表供應鏈的不同組成部分,包括鋰(鋰)、鎳(鎳)、鈷(鈷)、鎵(石墨)、陰極、陽極、電池生產和電動汽車生產。中國在生產的各個階段都佔有重要地位,凸顯了其在電動汽車行業的核心作用。

工程創新

中國在促進創新方面取得的成功愈發難以忽視。這一成功的背後有許多因素,如卓越的市場特徵、競爭以及國家作為關鍵新興技術的推動者和保護者發揮的積極作用。如果創新的最佳條件確實誕生於公共領域和私營領域的相互作用,那麼中國顯然有理由對成為技術領導者的雄心壯志持樂觀態度。

當然,也有反對的聲音。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佈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位元列全球前十。美國仍然是創新強國,每年研發支出超過7000億美元,而且在研發支出最多的五家公司中,四家屬于美國 (Amazon, Alphabet, Microsoft, Apple)。

矽谷依然具有獨特的吸引力,人才、資本和抱負彙聚於此,美國仍然在世界上基礎技術突破方面占極大比例。正如金刻羽博士所警告的,雖然中國在“一到N”技術,尤其是網路應用和商業模式設計方面取得矚目成就,但還沒有做好持續推動“零到一”的開拓性創新。為了實現這一點,中國民間、市場和國家都需要經歷深刻變化。”於此同時,西方國家當然也在更積極地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技術實力。

雖然中國在“一到N”技術,尤其是網路應用和商業模式設計方面取得矚目成就,但還沒有做好持續推動“零到一”的開拓性創新。

於此同時,西方國家當然也在更積極地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技術實力。現實情況是,中國和西方制度都將繼續催生創新,以此為基礎建立盈利企業。地緣政治層面上,政策制定者和企業在未來幾年會愈發尋求減輕中國技術壟斷的風險,這意味著全球技術轉讓和創新會淨減少,給淨零目標帶來不利影響。但隨著政治言論的升溫,投資者應警惕被政治言論蒙蔽雙眼,錯失中國帶來的機遇。

相關投資見解

股票市場:中國  相關文章

中國 迎來復甦行情 | 中國股市怎麼了?中國股市仍值得投資?| 中國股票市場的買點浮現?| 陸股怎麼了?陸股反彈行情可期?| 中國經濟:將走落底反彈行情?

聯繫我們

取得我們的聯繫方式

需要與我們聯繫。

介紹我們的領導團隊

認識負責瑞銀資產管理戰略方向的團隊成員

尋找我們的辦事處

我們比您想像的更接近